上海快定制礼品公司
热搜:
首页 >行业动态

媒介营销的三种新策略

发布时间:2018-07-27 点击:999

 考虑到如今数字广告的日趋成熟以及广告主对有效、高效的数字购买日益增加的需求,Facebook调整Facebook Exchange(FBX),进入实时竞价广告平台市场是一个必然的举措。

      通过将FBX加载在当前的广告应用程序接口之上,FB在同一平台上给广告商提供了增加品牌参与度和销售、购买的渠道。这与OMD新近发布的媒体风向标(OMD Vibe)中所提及的“社交媒体不仅仅限于品牌建设”是一致的。

      去年FB与美国麦当劳的成功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这项名为“Take Back Lunch”的广告活动,鼓励消费者通过在麦当劳吃一顿有安格斯汉堡或特制鸡肉三明治的午餐来尽情享受午餐时间。结果显示,麦当劳在销售额与客人数量方面均获得了显著地增长,在测试市场获得了4倍以上的广告投资回报。

      在中国,最被看好的两个社交媒体是微博和微信。在经济增长方面,微信略占上风,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已经取代了微博,因为这两个应用的服务和焦点不同。微信是一个私人网络,让用户与已认识的朋友互动。而新浪微博是一个公共网络,在微博里每个人都能看到所有人的最新新闻和信息,大多数的人将继续因为不同的目的来使用这两种社交媒体。

      在微信这样的移动通信平台上做广告,短期的促销广告比品牌建设沟通与之更具相关性。移动广告是另一个全新的广告机遇,尤其是对于快速消费品的营销人员来说。

      正如在OMD风向标所提到的,去年中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视频普及率显著增长(指数分别为153和300)。此外,根据2012CNNIC的报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2012年首次超过桌面用户,占中国网民的72.2%。

      不过,对全球移动广告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缺少恰当的衡量方法。FB声称要开发出更好的衡量手段,这种举措将有助于提高移动广告的效果,同时也肯定会增加F8当前的广告收入。

      我们可以预见,类似的趋势将会在中国发生。当衡量移动广告的方法日趋成熟,许多广告客户将会把移动终端囊括进他们的媒介策划中。

      新技术、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新的消费者调研方式的出现,同样为微目标营销提供了可能。比如,通过使用我们的Precision Targeting工具和基-RTB的数字媒体并购平台A ccuen,微目标营销能够让营销人员打破人口特征、地域特征等粗线条下的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局限,转入能够直接为目标消费者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信息。

返回网站首页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字画收藏 | 景泰蓝 | 上海产品设计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552号  网站优化立仓网络